“当你们忙了两天两夜,从库区坑洼里救起2.6万余尾长江鱼虾,乡亲们送来一个亲切的名字:鱼儿爸爸。”“你们的岗哨,在长江与乌江相遇的地方,在长江精灵回来的路上。”“从昔日的‘鱼满仓’,到后来的‘鱼寥寥’,再到如今的‘鱼返江’,你们见证了川江的变迁,也践行着守护母亲河的誓言。”……今年7月31日,是第16个“世界巡护员日”,2022年度长江流域渔政协助巡护优秀队伍和优秀队员表扬活动在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举行,36支巡护队伍和100名巡护队员获表扬。
“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三年强基础’收官之年,也是向‘十年练内功’的转段之年,同时也是长江流域执法队伍能力素质提升年。在各级执法部门和协助巡护队伍的共同努力下,非法捕捞高发频发态势得到初步遏制,长江禁渔管理形势总体平稳,‘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长江野生鱼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表示,在工作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严格巡护、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队伍和队员。
制度不断完善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实施十年禁渔、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全局计、为子孙谋作出的重要决策,是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部署要求的历史性、标志性、示范性工程,党的二十大对此作出明确部署。做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抓好禁捕水域执法监管,是长江十年禁渔的两大关键任务,关乎这项重大工程的实施效果。
2017年6月,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指导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阿拉善SEE公益机构等社会环保组织开启了协助巡护项目试点。2020年11月,在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的推动和组织下,“长江渔政协助巡护制度”在全长江流域推行。
“长江流域15省市基本构建起了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执法监管体系,渔政协助巡护员已成为渔政执法的重要补充力量。”马毅表示,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继续培树好先进典型,高质量推动渔政协助巡护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执法监管体系,为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作出更大贡献。
“每个季度我们都会组织巡护员学习渔业法、长江保护法、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渔政协助巡护队队长吴玉红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制定巡护队伍的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明确了日常巡护职责,并推行奖惩机制,实行考核分末位淘汰制度。“大家以禁渔巡江、巡河为己任,每人每月基本都是不低于16天的基本巡护工作。”金阳县渔政协助巡护队于2021年4月正式组建,目前有9名巡护队员,他们巡护的岸线长度为268.8公里,除了守护98.8公里金沙江,还对西溪河、金阳河等重要支流进行巡护。
“退捕渔民熟悉水情鱼情,可以充分发挥他们无可替代的先天优势。”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院长唐议说,长江渔政协助巡护制度建设取得了富有成效的进展,壮大了监管力量,带动了更多人参与,是对“共抓大保护”的生动诠释和有效落实。
队伍不断壮大
近年来,这支协助巡护队伍协助巡护范围不断扩大,已基本覆盖长江流域干流、重要湖泊、支流等所有水域,巡护内容也从基本水域巡查拓展到了政策法规宣传、违规行为协处、水生生物保护、安全应急救助等方面。在广大巡护队伍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中来。
6年来,协助巡护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巡护队伍不断壮大,巡护工作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目前,各地已组建渔政协助巡护队伍846支,现有渔政协助巡护队员2.5万余名。”马毅表示,广大协助巡护队员们充分发挥熟悉水情、扎根渔区、点多面广等优势,在开展水域巡查监管、资源保护宣传等工作中作出了积极贡献,有效弥补了专业执法力量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不足。
四川是“千河之省”,负有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使命,有大小河流1400条,岸线长达3.6万公里,境内96.6%的水系汇于长江。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卿足平介绍,“近年来,我们全力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各项重点任务,组建1301名渔政人员、4000余名巡护队员的监管力量;建成1332个‘亮江工程’视频监控点位,覆盖禁捕水域2700公里,初步形成‘人防+技防’监管新格局。”
“乌江汇入大江流,两岸巴丘碧水悠。五个执勤站覆盖300公里岸线,AI预警系统24小时盯防。你们的岗哨,在长江与乌江相遇的地方,在长江精灵回来的路上。”获得2022年度长江流域渔政协助巡护优秀队伍“一等奖”的重庆市涪陵区渔政协助巡护队,2021年9月挂牌组建,巡护的岸线为596公里,覆盖的水域面积106.62平方公里。今年3月,为进一步提升渔政执法能力,加强渔政协助巡护力量,涪陵区渔政协助巡护队在已有31名专职渔政协助巡护队员基础上新招了10名队员,全区渔政协助巡护队员目前达到41名。在这群新队员上岗前,他们还专门就《渔业执法监管常识和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种类介绍》《渔业法律法规和禁用渔具识别》《水上巡护安全常识、技能培训》等进行解读,并对水上巡护工作进行现场操作演练,全方位提升巡护队员的禁渔巡护业务水平。
绘就生态图景
巡航24.68万公里,累计救助473条长江鲟、100多条其他珍稀特有鱼类,协助打击非法捕捞76次……8年来,宜宾市江安县长江渔政协助巡护队队长周涛带领队员巡护在长江江安段,全力打击非法捕捞,救助珍稀特有鱼类。周涛所在的巡护队,获得2022年度长江流域渔政协助巡护优秀队伍“特别贡献奖”。“我曾经是中国国家舟钓队队员,在一次比赛中,一名外国钓手一句‘长江无鱼’的戏言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他说,“保护好长江鲟和中华鲟等濒危物种,让白鲟的悲剧不再重演,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长江,是历史赋予我们水生生物协助巡护员的职责,也是我们应负有的时代担当。”
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和平路街道护渔队共有9个人,既是宣传员、情报员,也是劝导员,他们始终相信:多劝一个人,就能多救一条鱼。“生在长江边,长在长江边,对长江还是有深厚的感情,退休后就加入了巡护队。”润州区和平路街道护渔队队长华庆富介绍,他曾是润州区和平路街道新金江社区党委书记,过去,他最关心的是如何让辖区渔民多打鱼,提高渔民生活水平。长江十年禁渔开启以来,他的工作发生重大转变,与非法捕捞者斗智斗勇,成为长江生态系统的守护人。“巡查面积岸上11.5公里,连江面上一起,算起来是31.5公里。现在长江生态越来越好,天气好的时候,江上可见鱼群跃出水面,有时候大鱼直接跳到执法艇甲板上。”华庆富欣慰地说:“能为守护长江做点贡献,我们的队员们都很骄傲。”
“水生生物在不断恢复的过程中,心里感到高兴。万物皆有灵,特别是鱼类,你给它一个空间,它给你一道风景线。”获得2022年度长江流域渔政协助巡护优秀队员的宜宾市三江新区巡护队队长朱记川说。
“长江四川段资源恢复趋势向好,短生育期鱼类较快恢复,长江鲟、圆口铜鱼等国家保护鱼类出现频率大幅提升,全省累计监测鱼类196种、占历史曾分布鱼类总数的82%,水生生物多样性稳定向好。”卿足平表示,他们将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强化长江十年禁渔责任担当,再接再厉,久久为功,为绘就“鱼翔浅底、人护清流”的生态图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危起伟说:“长江禁渔和协助巡护很有意义。根据调查,以赤水河为例,近五年来,鱼的种类、数量增多了,包括一些濒危鱼类,鱼的年龄结构也越来越好,分布也更广。”
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阿拉善SEE长江项目中心主席、奥泽文教科技发展集团董事长邬剑刚表示:“我们将继续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携手更多社会力量,助力全流域协助巡护队伍高效平稳发展,为共建生命长江做出更有力的贡献。”